当前位置: 首页> 龙岗南联莱蒙和昌拾里花都旧改二期,简一,简二,黄龙坡旧改
  • 龙岗南联莱蒙和昌拾里花都旧改二期,简一,简二,黄龙坡旧改
  • 2024-05-25 08:03:57
  • 项目原属简一、简二、黄龙坡片区城市更新单元,于2010年纳入深圳市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制定计划。原定由莱蒙地产主导开发,后改由和昌集团与华南地区莱蒙水榭地产合作开发。本项目占地面积约28万㎡,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17万㎡,总共有9个地块,分四期开发。其中3、4、5为一期开发地块;6、9为二期开发地块;1为三期开发地块;7、8为四期开发地块;2号地块为公共医疗用地;4号地块一部分为小学(24班)用地规划,一部分为村民宗祠紫阳世居保留用地。

    拾里花都是涵盖主题商业、商务办公、轻奢住宅、精品公寓为一体的航母级城市综合体,另配建有绿地广场、学校等公共设施。

    项目地块规则,沿龙岗大道铺设长约900米,呈现东西稍宽,南北稍窄的方形,两端纵跨地铁3号线龙城广场站及南联站两个站点,享双地铁站配套。

    其中,商品住宅塔楼为45-49层高约140米左右,容积率建筑面积约15万㎡;商务公寓的约为3.2万㎡。

    首期开发部分由沿龙岗大道的两地块组成,备案名分别为“和昌拾里华府”、“和昌拾里悦府”。建设用地面积合计约3.8万㎡,总建面合计约31万㎡。

    目前项目整体进度快,一期拿了动工许可证已经动工在建了,

    创建于2007年 ,总部位于北京,是一家集房地产开发、资本金融服务和物业服务等地产企业 ,公司致力于打造三大平台:开发建设平台、资产投/募资平台和资产运营平台 。

    建成于1987年的深圳儿童乐园要改造了,现在有2个方案,正在向公众征询意见。

    据深圳发布消息,深圳市儿童公园将迎来改造升级!目前方案设计已形成草案,现面向社会公开征询意见。公示时间为2022年8月11日到2022年8月25日,共15个自然日。

    在此背景下,深圳市儿童公园项目把儿童发展视角融入公园建设,倡导“从一米高度看城市”的规划理念,创建首个基于儿童视角、儿童眼光的都市共生儿童友好型公园。

    公园的整体设计注重原有生态和树木保护,立足于与城市共生的场景记忆,以儿童视角为出发点,重构儿童交互游戏方式,提供一个集自然交往、科普互动、机能锻炼、趣味游戏、代际交流于一体的公园场所。让每一个节点成为观察世界的眼睛、儿童探索世界的手掌,让每一个空间打破代际壁垒,变成共享的乐园。

    目前,公园建设共有两个方案,两方案仅在公园北部占园区面积7%的3760㎡场地有所区别,方案一此区域为草坪地形,方案二此区域为少量动力设施,其它区域相同。

    公园建设创造两大游线,以无障碍的主园游线贯穿全园,带领小朋友游览六大游戏区。同时,另有自然探索路线以自然属性为核心,为儿童打造在自然中强身健体的游玩乐趣。

    以公园最受喜爱的大笨象滑梯为原型,设计全园游览的小火车,找寻十二生肖的记忆点,包含戏沙游戏、亲子互动、机能游戏、冒险探索、戏水游戏、绿色休闲六大游戏互动方式,让孩子们玩得开心又能锻炼不同技能。

    利用现有的3-5米高差挡墙搭建游戏设施,为5岁以上的小朋友提供空间攀爬机能游戏场所,锻炼他们的手脚协调平衡能力,创造一个自由、趣味、探索的无动力乐园。

    保留原有的游客服务中心,更新内部业态,植入开放书吧、艺术画廊等场所。同时结合周边树位布局,以小兔子挖洞穴居的特征为理念,创建一个洞穴地景式儿童游乐场。

    室内各仿生洞穴间有角色扮演、想象游戏、手工工坊的活动空间。同时屋顶设计亲子秋千,还有起伏的丘坡让小朋友自由奔跑。

    围绕大笨象滑梯建立儿童最喜爱的沙坑场地,以子鼠探宝为原型,构建趣味十足的戏沙游戏场地,通过传沙游戏、运沙游戏、滑沙游戏等使静态的沙在场地中流动起来,提高儿童的创造力。

    充分利用现有樟树林的林下空间,让茂密的森林提供自然游乐、冒险探索的空间。为6-12岁儿童设计由低到高、由简到难的不同冒险通道,设置林间张力网、荡木吊桥、林间树屋、滑索、滑筒等激发儿童的能量,有助于锻炼他们的肢体协调能力。

    利用湖区地势构建生机勃勃的湿地花园,设置互动装置模拟云、雨、冰、雪等不同相态的水,营造戏水乐园。结合拆除海盗船后的场地,构建有层次、有趣味、有科技的儿童戏水游戏空间,包含水滑梯、喷泉、水幕、浪涌、跳泉、喷雾弹等十多种互动水游戏。

    设计用环形栈桥连接东门屋顶与公园内部,形成无障碍通道。重新组织原有的东门前广场与果林区开阔的空间,构建弹性的草坪空间承载公共活动。

    保留公园内的大笨象滑梯、生肖雕塑等经典的文化印记,在记忆中感受时光的脉动。

    围绕不同的地景自然形态,通过小型草坪、树洞木桩、低矮草坡、丘地地形设置简易小设施,如爬网、木桩、树筒、爬架、平衡木等,为儿童创建一条探索自然的路线。

    为儿童建立儿童活动中心与餐饮服务中心,满足儿童与家长对基础餐饮服务的需求。打通与城市的壁垒,与街道建立无障碍连廊,连廊上下、里外创造更多弹性多元、自由组合的公共空间,以适应未来儿童成长需求与城市变化所带来的主题诉求。

    落实“一米高度看世界“的相关政策,对儿童公园的可达性进行优化与提升,创造安全、友好、舒适的出行环境;从儿童角度出发,建立儿童优先的服务环境,满足家长对看护环境、设施品质、安全尺度等方面的相关需求。

    在原有北门停车场区域设计立体车库,人行由环廊进入公园实现人车分流。立体车库泊位总数250个。

    方案一此区域为草坪地形;方案二根据12731份问卷调查的显示结果,结合童趣乐园专家、心理学家的建议,根据现场安全评估及实际需求,该区域拟建设动力游乐设施:碰碰车、小火车、旋转木马、转转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