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如果不放松调控,杭州的二手房不好卖,已经是一个很明显的事情!
  • 如果不放松调控,杭州的二手房不好卖,已经是一个很明显的事情!
  • 2024-05-11 09:59:02
  • 楼市越来越股市化,或者说,就像2020年时期的股市,不管是购房者也好,还是炒房客也好,大头都在抱团。

    也就是,只有大家形成了一个共识的那种时候,那种房子才会涨。

    这种就像是2020年时期的茅台一样,炒房客抱团茅台,小散户也抱团茅台,结果茅台不断的上涨,屡创新高。

    后来价格涨到天上去了,炒房团离场,散户接不住了,价格跌下来,但是依旧没有跌太狠,只是比高点,跌去了3分之一而已。

    现在楼市里面也是这样,大家可以观察你所在的城市,能上涨的那几个楼盘,必然都是大家都会说好的楼盘,这就是形成了一种共识。

    而这种楼盘的就算价格跌了下来,也不是普通人能买得起的,就像是茅台,现在茅台的这个价格,散户敢去买吗?

    今年国内的房贷利率就算再下跌,也不可能跌破3%。

    因为银行那边主要的收入来源,靠的就是房贷,没有什么比房贷更赚钱了的。那些贷款买房的人就算自己吃糠喝稀,也会按时把房贷给还了,谁都不敢托下去。

    现在让银行降低房贷利率,就等于是让银行少赚钱,让利给购房者,大家想想,银行会有那么好吗?

    如果银行真的愿意让利,那么之前6%贷款利率买房的人,他们的存量贷款利率再就该降了。

    只能说,去年6%的贷款利率和今年4.25%的房贷利率,差距太大了。

    02、杭州的二手房不好卖,已经是一个很明显的事情了

    从7月杭州房价数据里面就能看到,新房房价环比上涨了0.7%,二手房房价环比下跌了0.3%,新房和二手房房价走势完全不同。

    现在杭州的二手房不好卖,已经是一个很明显的事情了。

    杭州的待售二手房数量都已经要逼近10万套了,而且整个杭州楼市的待售二手房数量早就已经突破了20万套,而杭州的二手房成交量却只有那么点,连南京楼市的二手房成交量高都没有。

    杭州楼市的二手房成交量那么低,并不是杭州楼市没有购房者了,而是杭州房东的要价太高,不少杭州房东还把今年的杭州楼市当成和去年一样,觉得自己的房价卖低了,非要卖一个高价出来。

    杭州楼市的二手房房价再这么跌下去,杭州的新房市场也会开始降温了。毕竟杭州的新房能热,靠的是二手房房价比较高,从而形成了一个倒挂。

    如果说,杭州的新房房价上涨,二手房房价下跌,那么这个倒挂就会越来越小,没有了倒挂,新房也不好卖了。

    现在没得选了,全国楼市就是这么一个明牌,要玩房子,选来选去,就这是城市了,所以那些房产专家就只能翻过来覆过去的,就把这些城市来回说,不是抄底这个,就是抄底那个,结果都是亏的一塌糊涂。

    我跟大家说,现在你想要投资楼市,基本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玩短期,根本没有什么长线投资一说了。

    很多人想要投资楼市,为的就是暴富,如果说不暴富的话,为什么要拿着全家的积蓄去投资楼市?

    尤其是当下投住分离,也就是哪怕你是刚需,有可能你买的房子,你自己都住不成。

    现在的楼市,就是一个博暴击的楼市,如果不能买完房之后,半年内房价大涨,基本上就是亏的。

    想要稳妥收入,还不如去存银行算了,三年期的利率还能在3%左右呢,比全部身家博到楼市里面强的多。

    首先一个根本性原因,我们的楼市,还真的有那么多的需求量吗?

    大家可以看看今年四大一线城市的人口增长情况,北京2021年常住人口减少了0.4万人。

    上海2021年常住人口增加了1.07万人;深圳2021年常住人口增加了4.78万人;广州2021年常住人口增加了7.03万人;这是四个一线城市的人口增加情况。

    全国那些热门的二线城市,除了武汉因为疫情原因,突然增加了100多万以外,其他的城市,表现好的就是杭州了,也只是增加了26万多的人口;

    像是成都,也是只有25万多人口,西安是21万多,长沙是19万多,青岛是18万多,郑州就比较尴尬了,只有14万多。

    我举的这些城市,可都是在2016年到2019年的人口抢人大战中,每年达到过40万人存在,可是现在呢?

    要明白,人口以肉眼可见的情况减少,说明增量在减少。

    这是一个大趋势,那么大家想一个问题,当人口增量速度放缓,甚至减少的时候,我们还需要那么多房子吗?

    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我们不需要那么多房企了,人口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我们不需要那么多房企了,这是一个行业的整体转型,或者说,辉煌期结束了。

    现在对房地产行业,大家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房地产行业的利润会越来越低,无限趋于制造业,那么这么低的利润,就算没有调控,那些房企都是高杠杆运行,他们能撑得住吗?

    这,就是当下救楼市的一个大的问题。我们放开手去救,没问题肯定能救起来,但救起来以后能,能活多久?

    98年的时候,那个时候国内房企倒闭了非常多,后来搞了房改,国内房企一直吃香到了2007年,维持10年的热度,后来不行了;

    08年启动了四万亿计划,楼市从2008年热到了2011年,接着2012年到2014年躺平,从08年到14年,维持了7年的;

    2015年启动棚改,红到了2017年,2018年开始到2019年横盘,这次保持了5年,接着2020年疫情,又救了一波楼市,这波到现在持续了2年。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清晰的路线,那就是每次救楼市之后,楼市能活着的时间,越来越短了。

    也就是说,我们这次就算把楼市给救了,楼市下一次凉凉的时间,会比之前更快。

    这里面的根本性原因,就是人口跟不上了,以及我们的杠杆率、收入等都跟不上了。

    这是本质原因,不会因为用什么手段救楼市而发生改变。

    因为房价越高的地方,当地人负债的比例就会越高,他们的财富大部分都是在房子上的,而且大城市里面主要是服务业,而不是基本的农作物。

    一旦大城市房价大跌,这对服务业来说,简直就是灭顶之灾,到时候大城市的人财富没了,工作也没了,还欠一屁股债,你让他们怎么办?

    反过来说,房价大跌对于那些小城市来说,影响并不大,就像是鹤岗,一套房已经跌的只有5、6万了,5、6万一套房就算跌到1万,对当地人又有什么影响呢,反正这些小县城里面本来就没什么服务业,大不了继续种地,自给自足。

    这也为什么国外每次房价泡沫破裂的时候,都会有一波逆城市化,大量的城里人返回农村。

    当下大的问题,是社会上没钱了,大家看不到太多赚钱的机会。

    现在说得更现实一点,大家面临的是裁员,而不是降薪。

    降薪只有可能发生在那些国企或者是单位里面,一般的私企喜欢用的是裁员。

    因为相对于降薪来说,裁员更有效果。降薪的话,会让企业里面一些比较有能力的人,他们会跳槽去别的公司,而且也会影响他们的积极性。

    裁员就不一样了,开掉了一部分人,但是剩下来的人收入还能有保障,而开除的那些人手上的活,也可以让留下来的那些人做,这样就算工作比以前辛苦一些,留下来的人也不会轻易的辞职。

    所以,企业在面对效益不好的时候,一般先选的都是裁员而不是降薪。

    事实上,国内那些985、211毕业的年轻人,如果说愿意会自己三四线城市发展的话,小日子过的还是比较安逸的。

    因为回到这些三四五六线城市里面去考公的话,还是没那么卷的,这些小城市的正式工作没那么难考,一般来说二本都能考上了,985、211的回这些小城市考公,基本上就是降维打击。

    这些城市的体制内工资你看着低,一个月就是4、5千,一年下来不到10万,但是这些城市的房价也低,深圳体制内工资高,但是房价也高;

    而且小城市体制内的工作,在当地社会地位,要比大城市的体制内社会地位还要高。

    所以如果真的不想在大城市卷了,那么选择回小城市考个公,生活质量会比大城市强的多。

    就像现在某些城市的新区发展,已经是有些恶性循环了。

    这些新区不管是住宅,还是写字楼,空置率都非常高,而且新区里面的那些土地储备也非常高,就算停止供地,这些新区的房子都能卖几年,但是明明都成这样了,这些新区还是在不断的增加土地供应。

    因为这些新区已经进入到恶性循环了,开发新区没有足够的产业过来,投资的钱就是打水漂。

    而为了能吸引产业过来,只能继续卖地,把配套搞好,但本来就供应过剩了,再供应更多的地,只会让这边的库存变的更高;但不卖地,就地新区就没钱开发了,之前投资的也就成了打水漂。

    现在国内的房地产问题如果能被妥善的解决,那我们就真的又创造了一个历史奇迹。

    首先上面调控房价,肯定是不希望房价大涨的,如果说希望房价大涨的话,四大一线城市的限购限贷早就放开了,到现在还没放开,那说明肯定是不希望房价大涨的。

    其次上面调控房价,肯定也是不想房价大跌的,如果说希望房价大跌的话,那么南京、杭州等城市的调控就不至于放的那么松了,也不会让那些小县城各种搞补贴买房了。

    结果一旦房价不涨不跌的话,那些在房价高点时买入的人不愿意,现在房租回报率那么低,房价不涨,那还不如把钱存银行。

    全球没有哪个国家的房地产是不经历一次硬着陆的,就看我们这边能不能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