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知名主持人白岩松对商品房公摊面积做了评论,说了他的建议。
近日,山东青岛一位市民购买了一套110平米的商品房,购买时候销售人员承诺公摊是31%,收房时公摊却变成了46%,一套110平米房子,套内变成只有60多平米。
他认为,虽然房价平米数价格可能会上涨,但涨得透明,消费不被骗,实际上消费者还是受益人。
另外,他还讲到,现在随着要求增加电梯,扩大公共区域等,以前的公摊面积在10%以下,现在动不动就是30%或40%公摊。
对公摊面积持不同观点,有的建议取消公摊,有的则认为取消公摊也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按套内实际面积计算,消费者只要为实际套内面积去付钱就行了。
这样就可以避免公摊面积不透明的问题了。
在实际的销售中,销售人员为了卖房子,存在故意隐瞒公摊面积,或者是故意把公摊面积报少等问题,这样就损害了消费者权益。
好比此案中,原本46%的公摊面积被销售人员说成31%,误导了消费者,让消费蒙受损失。
当然了,如果按套内面积计算,销售单价可能就会变高,但就如白岩松讲的,公开透明,不受欺骗,买得值,受益还是消费者。
比如建筑面积销售变成套内面积销售,就会涉及契税征收标准,税法要调整,公摊面积不销售后,还涉及土地规划指标等。在收费上,还会涉及物管收费标准。
实际上也不难,多方面加强监管和执行就可以了。
其次,房企对公摊要公示,对购房者要做好展示。让购房者明确知道自己公摊是多少,公摊了哪些区域等,清清楚楚,购房者知情后再做决定是否购买。
我是嘉斌,多多指教,欢迎朋友们点赞,评论,转发,收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