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央妈又又又降息了。
1年期是短期贷款,主要面向实体经济企业。5年期是中长期贷款,主力是居民房贷。
这已经是年内第三次降息,外加针对首套房“LPR-20”的定向降息,首套房贷利率最低已经可以做到4.1%。
你已经找不到比这还低的时候了。
2009年首套房贷利率是基准利5.94%率的7折,算下来是4.158%。也没有现在的利率低。
月供比一年前少了2455.9元,总利息少了82.1万元,约等于一台奥迪Q7
月供比半年前少了1195元,总利息少了36.7万元,约等于一台宝马3系
买房就要贷款,贷款就要还贷。房贷利率降了,对没买房的人来说,其实相当于降房价了。
而且买得房子越贵,贷款越多,省下的月供和利息就越多。
对去年买房的人来说,也快要LPR换锚的时候了,房贷压力能小一点。
拿深圳来说,降息后,深圳首套房贷利率由4.75%变为4.60%(新LPR+30个基点)。
按贷款300万30年的商业贷款计算,等额本息还贷方式下,购房者每月的房贷成本降了270.09元,可以多吃一顿海底捞。
去年住户贷款还是增速最快的部门,今年直接从第一变成了倒数第一,从领头羊变成了吊车尾。
全民降杠杆,提前还贷的人在银行柜台前排起了长队,让他们交违约金都拦不住。
原本应该坐在签约室里的客户,也差不多跑光了。他们之中,有一半人手里没钱了,另一半人想买不敢买。
降息,就像一只有形的手,在推着这部分“想买不敢买”的人抓紧时间进场。
对于不想买房的人来说,利率升降,房价涨跌,本来也没多大关系。大不了回家盖房子。
那句话怎么说得来着?只要我躺平了,割韭菜的镰刀就割不到我。他们的态度,并不会影响房地产市场。
而对于真正想买房,并且为此筹集资金的人,或者有钱但是缺房票的人来说,看到这么低的利率,反而是有紧迫感的。
降利率是为了刺激需求的短期策略,银行也是要吃饭的,所以不会一直维持0加点。
更何况,宽松的信贷环境,总是房价起涨的开始。利率和房价的走势,总是负相关的。
国家统计局70城房价数据显示,一线城市的新房价格,已经连续涨了8个月。二线城市里最猛的成都,涨幅连续4个月全国第一。
核心地段的好房子,早就开始涨了。
很多人都注意到了,这已经是今年第三次降息了。
但很多人没注意到,前两次降息,都发生在楼市的关键转折点。
降息,不单纯是月供少了几十块钱的问题,而是重要的楼市风向标。
今年首次降息是1月份。经历了半年的调控重锤,房地产市场已经被干趴下了,信心降到了冰点,已经到了不得不急救的危险边缘。
今年的第三次降息,信号比以往更加强烈,很难不引人遐想。
至少有一年多没松动的一线城市,最近有点过于活跃了。北京三住宅项目试点支持老年家庭购房,上海三价就低政策和广州的入户门槛放松。
上个周末,上海临港年内第二次松绑:在临港新片区工作的非本市户籍人才缴纳个税或社保满1年及以上,在临港新片区限购1套住房。
一线城市拧个小火,环一线楼市直接沸腾了。环京的廊坊、环沪的昆山太仓海宁,相继放开限购,惠州宣布首付两成,玩起了低价抢客的老把戏。
二线城市,基本只剩下限购和限贷没松,穿得比比基尼还少,又开始频频试探调控的“底线”。
松绑了十几次的南京,听说打算全面取消限购了,同在长三角的宁波也跃跃欲试。
一线城市还会继续松绑,不排除部分去化困难的区域放开限购。比如广州的花都南沙。
越来越多强二线城市会彻底放开限购,救市内卷严重,抢人愈发激烈的长三角,库存压力大的武汉、郑州和青岛,都有可能。
针对楼市的定向降息还会持续,4.1%很可能不是最低利率。甚至有分析师称,至少可以降至3.6%甚至以下。
看似能买的城市越来越多了,其实是不能买的房子越来越多了。
即便房贷利率已经低到离谱,购房门槛也几乎等同于零,也千万不要凭着一股热情冲进去。
市区新房太贵了,只买得起老破小,能不能买买老破小?
远郊区的房子还在跌,卖掉有点亏,能不能等涨回来再卖?
说实话,每天都要“纠正”这些抱有错误想法的朋友,我嘴皮子已经磨破了。
这一轮行情你哪怕吃不到,也不至于被套牢。
我觉得,一二线城市的核心资产,现在可以出手了!
资格放松,意味着有钱没房票的人可以进场了;利率下调,有资金没信心的人也开始进场了。低于市场成交价的优质笋盘,正在快速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