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子迈得大了,容易扯着蛋。
在广州西部的置业市场,有三片相近区域备受关注,分别为广钢、广船与广纸。
广纸暂且不提,自从广钢最后一块宅地出让后,一路之隔的广船扛下了接捧前辈的重任,其标杆项目滨江上都,曾豪言壮志提出过卖10万/平。
到今年3月,同样也频传大户型要涨至10万/平,不过到现在也未见动向。
喊冲10万喊了一年,终究还是喊了个寂寞?
作为广船唯一在售项目,滨江上都的预期下降,某种程度就是广船的价值缩影,也间接影响着西部楼市的天花板进阶。
老城区里最具规模,以连片开发为主,着重宜居属性的新城,基本只有广钢、广纸和广船。
他们前身都是广州旧厂改造的明星项目,曾为广州经济立下汗马功劳,也承载了几代老广的回忆。
从开发顺序来看,广钢规划是在13年出台,定位为国际居住社区;广纸晚了三年,立志要做广佛活力港。
如今,一个卖6万/平左右,一个在7-8万/平上下,蓝图的迈出映射了各自的价格体系。
广船融合了二者特色,走产城融合路线,但2020年前后才崭露头角,且一上来就想掀桌子:直接叫卖10万+/平,欲捅破广州西新天花板。
广钢有地铁有高校也有崭新的城市面貌,广纸脚下的土地更是海珠,都没有卖到10万+/㎡。
重点就是,广船有东向一线江景,而且是长达2公里的江岸线,比广纸的西向望江要优秀。
在广州,但凡跟江景有点关系的都可以大做文章。
这从产品信息就能看出,广船打头阵的滨江上都,除了前期110-155平,后面要推的产品基本都要180㎡往上走,绝对的大平层、改善型定位。
不过,后来的事情大家也知道,以滨江上都为首的广船,从叫价10万+到首开7万起,以“高开低走”的形式戏剧性收场。
值得注意的是,后续要推出的250平大户型,能不能冲10万+,还未有定论。
无论如何,广船整体价格从10降到7,便是预期减弱的体现,原因有三方面。
经过20-21年这轮行情之后,广州市区其实已经到了一个比较高的位置。虽然说有放松迹象,但市区很多盘都还在限价,能先出货就不错。
说广州江景房稀缺吧,确实真:近6年来,出让的354宗涉宅用地里,江景房仅有8宗。
说广州不缺江景房吧,也不假:前航道完了就后航道,宅地没了就上旧改,市场总会有新的江景增量在炒作。
同样是珠江后航道,创新湾的南向望江,可以直接刚上广船的东向望江,而且一个海珠一个荔湾,如果价格差不多,广船就不太讨喜了。
广州真正稀缺的江景,是搭配城市CBD的江景房,比如珠金琶那一带。
地段虽好,但产品拉胯。
广船其实是一个大规模的产业综合体,在规划范围内集合了酒店、公寓、写字楼、住宅于一体。
这意味着,滨江上都并非一个纯住宅项目,公寓和住宅混搭,成分不够纯粹,可能会影响到未来的溢价能力。
但最令人诟病的是产品问题,白费了主城区江景地段的稀缺位置。
110平面积段阳台小,使用率低,不能看江;大面积产品为了保证外立面的颜值,阳台又改成弧形设计,格局并不方正,部分空间过于狭长,导致可利用空间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