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法理与现实:房地产税还能落地吗?
  • 法理与现实:房地产税还能落地吗?
  • 2024-05-28 08:17:19
  • 房地产税叫了许多年了,这项政策的本质上无非是增加地方财政的收入源,在民生维艰的局面下,难产也是意料之中的事。问题却在于,它该不该收?能不能收?

    最乐观的判断是房地产不会雪崩,但是,会趴在地板上反复摩擦。截止七月,全国房地产销量同比下降47%,如此清凉的局面,预示着房地产行业已经很难走出寒冬了。因为,即便这个清凉的局面,也是政策全力一搏,可谓来之不易。

    因为,房地产税的征收针对的是老百姓,广种薄收,公司名下的房产一直在征税,房价的1.2%,年年征下来,房价不涨,那就是赔;如果对老百姓征收,在房价失去金融性后,买房就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赔本生意。当然,如果征收仅限于多套房,那等于是在抢租子了。假定土地租期是70年,每年征收1.2%,那买房真不如租房了。

    房地产税也包括地税,这就很矛盾。

    土地是全民的资源,却要向全民征税,那等于说,全民意味着一个整体,每一个公民都不拥有,那么,又如何理解公有制,究竟是全民所有,还是国家所有。

    如果有是国家所有,那么,开发商买房时已经一次性支付了七十年的租金,开发商又一次性地把房产买给了业主,这在法理上怎么解释,马光远说得对:“如果承认房子只是有限租期的,那根本没有任何理由征收什么房产税!如果要征收房产税;就请把房子的‘永久产权属性’还给老百姓。“

    不过,我相信中国语言的博大精深,专家们会找到一个好的词语,把它说圆了。

    一定会,因为财政的收入主要依靠房地产,现在房地产销量上不去,可以想像财政有多紧张。房子卖不出去,房企自然不会去拿地,政府失去了巨额的土地出让金,这个窟窿怎么填?

    中国房产接近500万亿,1%就是5万亿,所以,房地产税会不会落地,不取决于房地产行业是否兴隆,取决于财政是否有更好的收入源,如果没有,房地产税早晚还是会落地。

    这就有了一房五吃的说法:

    第二:房产转让时收取各项税费,如果是公司名下的房产,综合计算在13左右;

    第三:七十年产权到期后,也将以收费的形式做延迟;

    第四:你的生命走到了尽头时,还有一个遗产税;

    其实,银行的贷款利息也是一起分享房地产这块大蛋糕;房地产开发商更不用说了,几年前中国最牛叉的大佬都是房地产开发商;所有这些最终都是从老百姓的口袋里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