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大湾区时报报道,疫情肆虐两年多,虽然大湾区一些城市受到封城影响,但对住屋有一定需求,尤其是豪宅,令楼价有所增长。
戴德梁行最新大湾区住宅市场及商业物业投资市场研究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大湾区城市住宅楼价录得增长,例如深圳及广州楼价的升幅超过10%,以优质物业为主,但成交数量则下跌45%。
戴德梁行大中华区副总裁陶汝鸿指出,大湾区的一、二手住宅楼价上半年升幅,主要受豪宅交易带动,其中以深圳及广州升势强劲,与去年比较,深圳楼价升17.1%至每平方米售价达到7.5万元(人民币,下同),广州则升13.6%至每平方米接近3.9万元。而成交量方面,在内地九个湾区城市中,广州成交数字最高,其次为佛山。虽然湾区上半年整体销售数字大幅回落,但预料随着政府调控措施放松,全年销售数字有望录得5%至10%升幅。
至于港人热门购买的区域,不少人会在中山及珠海置业作度假用途,而港青会北上从事科技行业,以往为方便上班,他们会在前海及深圳置业,但由于深圳楼价高企,所以现时他们会考虑能够快速到达深圳的城市,包括珠海及中山。
在商业楼宇方面,今年上半年全国总成交金额暂录得747亿元,大湾区占全国大宗成交比例达32%,为2018年以来五年新高。戴德梁行中国资本市场执行董事陈彩丽表示,投资者对传统物业项目甚为谨慎,写字楼交易的自用型买家占比近九成。而工业、物流、数据中心等投资比例则明显增加,全年交易金额有机会攀升至200亿元,预计大湾区全年总成交额约为65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