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官宣!到2025年,共有产权房预计继续加量6万套!刚需迎来希望
  • 官宣!到2025年,共有产权房预计继续加量6万套!刚需迎来希望
  • 2024-04-12 08:52:00
  •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哈喽大家好,我是血拼哥。

    跟大家分享个好消息!共有产权房官方回复不会断供,还会继续!

    昌平彩璟玉宸提前售罄,之后大兴瀛海接连两个项目都是提前售罄,就递补选房也很快去化,北京的共有产权房突然变得抢手。

    2021年共有产权房只要四宗地上新,2022年到目前为止直接挂零!于是市面上“共有产权房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传言四起,难道共产房真的就断供啦?

    以前血拼哥只能从政策的蛛丝马迹里给大家推测,但是就在昨天,官方表态,北京的共有产权房供应还将继续!

    昨天,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住房保障规划》的通知,其中提到,共有产权住房支持无房刚需家庭。2017年推出共有产权住房试点,实行封闭管理、内部流转,主要面向符合北京住房限购条件首次置业的无房家庭。

    共有产权住房兼具保障民生和调控市场双重功能,通过产权共有的方式,完善保障房定价和利益分配机制,打消投资投机空间,回归住房居住属性,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截至“十三五”期末,全市通过收购转化和新增用地实现75个共有产权住房项目入市,可提供房源约7.9万套,已启动申购项目55个,房源5.8万套。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供应力度,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供地占比不低于住房用地供应总量的15%,新增公租房供地占比不低于住房用地供应总量的10%,新增共有产权住房供地占比不低于住房用地供应总量的15%。

    以上起码能看出两点:第一,新增共有产权住房供地占比不低于大力推行的保租房,也就是说,共产房的重要地位并没减弱;第二,未来不到四年,共有产权房还有至少5万余套供应在路上!为啥说至少?因为原文表述是这5年间继续“建设筹集”,可能会算上2021年以前成交但是尚未建设、网申的项目。

    如果只按照供地年份计算,“十四五”开始那年,2021年北京仅供应共有产权房住宅用地4宗,合计房源数约2928套,那么到2025年实现供应6万套,接下来等市场恢复,应该会再迎来一批新供地“解渴”,所以大家不用太过担心以后再也没有共有产权房了。

    除了共有产权房供地计划外,《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住房保障规划》里还明确了未来共有产权房的选址、品质、退出问题。

    1、《规划》进一步明确按照“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总方向,进一步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和安置房为主体的首都住房保障体系。

    共有产权房作为战略举措和重点任务之一,将继续优化共有产权住房项目选址和户型设计,完善定价方式,合理确定共有产权住房销售价格和购房家庭持有产权份额比例。完善共有产权住房交易合同示范文本内容,抓好各区合同管理。

    多点地区作为人口功能疏解的重要承接地区,重点提升居住对产业和人口的综合承载能力,畅通大型居住区与重点功能区、产业园区的空间联系,合理安排保障性住房供地规模与时序,推动职住平衡。加大平原新城、产业园区周边等有效供给,有针对性地配套建设一批保障性租赁住房,满足就近居住需求。推进核心区人口疏解定向安置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建设,配齐同质化公共服务设施,促进中心城区人口转移。

    3、共有产权房未来供给可能会和纯商品住宅一起,类似周庄子懋源晟府,因为在持续推进公租房和共有产权住房建设中,《规划》明确表示,优化共有产权住房项目选址,通过供应居住用地、与商品住房地块共同出让、利用国有企业自有用地等方式,加大共有产权住房供地力度。

    “多点地区”包括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新城,是承接中心城区适宜功能和人口疏解的重点地区,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区域。

    老城区城市更新层面,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鼓励有条件的项目适度增加建设指标,平衡项目改建资金,可利用地上、地下空间,补充部分城市功能,适度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可适当增加建筑面积作为共有产权住房或保障性租赁住房、公租房。

    虽然官方表态共有产权房没有退出!还会供应,但是目前市场大家也能看到,未来共有产权房的供应方式也会多样,所以,血拼的建议还是把握每一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