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开发商投资海外文旅地产浮沉录
  • 开发商投资海外文旅地产浮沉录
  • 2024-04-21 08:40:16
  • “我有一个梦想,能有一座城市,那里的生活非常安全,没有车辆在地面穿行,建筑外墙都长满植物,到处都是公园,大家在那里可以晒太阳、跑步、游泳。”

    疫情前,经常在马来西亚新山自家的高尔夫球场打打球的杨国强,格外喜欢马来西亚。

    他的森林城市梦想寄希望在马来西亚得以去圆梦,近十年间,在马来西亚与新加坡交界的柔佛海峡,一排排碧桂园的住宅楼在人工岛上拔地而起。

    这种在国内被称之为“文旅地产”的项目在马来西亚并不受欢迎,偶尔,业主的投诉以及诸如保安自杀的信息,宣示着存在感,一段BBC无人机拍摄的视频则显示,如今大多住宅无人居住,宛若“鬼城”。

    这个名为“森林城市”的豪华楼盘是马来西亚最具争议的房地产项目之一。它距离马来西亚柔佛州新山市郊,距离新加坡只有数公里。

    最初预计约有70万人将在这里定居,但在开工8年后,只有约2000人在这里落户,其中许多是开发商员工、国际学校学生和家属。

    YOUTUBE频道TOP LUXURY在视频“世界上最无用的巨型项目”中,把“森林城市”列为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内华达州的尤卡山核废料处置库。

    现实,给杨国强上了一课。

    KGV国际咨询公司研究总监陈蔚天认为,“森林城市”有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入住率低,二是缺乏配套商业,因此“森林城市”本身没有多少人气。

    总部位于吉隆坡的房地产公司居外IQI的数据显示,从2006年到今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在国际房地产领域的投资至少为1038亿美元,其中内地开发商约占总数的19%,这些开发商中的大多已经缩减了投资。

    事实上,碧桂园在马来西亚的其他项目也情况不佳。有知情人士披露,马来西亚5个项目只有吉隆坡一个项目卖得动。

    今年2月12日,《金融时报》报道,深陷债务高台的绿地集团以约4000万英镑(约3.44亿人民币)的价格将位于伦敦西南部WANDSWORTH的住宅开发项目——兰姆公馆(RAM QUARTER)未完工部分,出售给了英国上市开发商伯克利集团(BERKELEYGROUP)。

    而这是绿地旗下首个伦敦项目。早于2014年1月,绿地斥资1.4亿英镑,从英国开发商MINERVA手中买下了位于旺兹沃思(WANDSWORTH)的兰姆啤酒厂地块,并将其改名为兰姆公馆。据当时的预估,整个项目总投资将超过6亿英镑。

    按照绿地当年的计划,整个项目总分三期开发,将新建超过700套住宅、9000平米啤酒文化商业街,及历史保护建筑改造的LOFT式住宅,打造历史文化住宅社区。

    另值得注意的是,在于2014年买下兰姆啤酒厂地块之后,绿地集团还于2014年9月斥资1亿英镑,从英国开发商—商用地产集团(COMMERCIAL ESTATE GROUP)手中买下了位于东伦敦金丝雀码头的SPIRE地块(中文名伦敦之巅)。

    按照原计划,绿地希望把金丝雀码头的伦敦之巅打造成西欧最高住宅楼,并在其中规划了写字楼、酒店、零售等业态,但因为资金问题,该项目至今从未全面开工。

    踉跄于爆雷边缘的富力地产资产处置的速度也正在加快处理海外资产。

    自3月份将英国伦敦的房地产项目VAUXHALL SQUARE以7.96亿元人民币出售给来自中国香港的开发商——远东发展后,富力地产另一个位于伦敦的项目也找到买家——中渝置地创始人张松桥,交易代价为26.6亿港元。

    据富力地产公告,THAMES CITY为混合用途发展项目,包括12栋住宅楼、一座公园及其他设施,例如会所、景观花园、餐厅、零售店及商业空间。物业的第一期包括3座住宅楼,已于2020年推出预售,截至本公告日期工程仍在进行。

    THAMESCITY项目地块原属于万达,2017年8月万达放弃收购价值4.7亿英镑的该大型开发地块后,富力地产联合中渝置地以40亿元的价格接手,双方各占股权50%。

    也是在那一年,富力地产以199亿元接下万达的酒店包袱。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本土开发商的海外投资额已从2017年的175亿美元下降到今年的19亿美元左右。

    而根据REAL CAPITAL ANALYTICS的数据,在2017年市场火爆的时候,这些开发商在全球各地采购,涉及美国和英国的开发用地、写字楼、工业、零售、住宅、酒店、老年住房和护理项目等。

    彼时,世邦魏理仕研究部中国区执行董事陈仲伟根据私人财富报告进一步做出估算,高净值人群有可能把5%的可投资资产投向海外房地产市场。这意味着,中国高净值人群在海外投资房地产的规模可达1.1万亿。其中,亿万富豪手中的市场容量至少为3000亿。

    莱坊大中华区董事兼研究与咨询主管MARTIN WONG表示:“由于对资本外流的管制加强,预计未来几年中国开发商对海外市场的投资将保持在较低水平。‘三条红线’政策迫使内地开发商去杠杆,使得整体扩张步伐放缓。”

    除此之外,一些海外不停变化的政策也在限制国人的投资。

    以碧桂园森林城市为例,它最初希望招揽想在马来西亚定居、并经常往来新加坡的中国富人,但随着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批评该项目将导致大量移民涌入,以及国内更加严厉打击资本外流,购房者的热情降低。

    有马来西亚方面报道指出,“中国投资者的涌入引起了公众的强烈不满,项目的反对者称这是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

    如今,马来西亚居民不再担心“森林城市”会涌入大量中国人,受“非必要不出境”政策影响,没有中国游客的探访,也就意味着“森林城市”难以有像样的销售。

    碧桂园半年报净利润大幅缩水,继续留在碧桂园森林城市的员工,期待着公司业绩能够好起来的同时,也忐忑等待着可能的人员调整。

    以“森林城市”为起点,更多中国房企们的海外地产退场潮刚刚开始。

    你如何看待开发商当年在海外投资的文旅地产项目?欢迎在下方留言框与旅界君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