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经济的寒气传导到了各行业,行业的寒气已经传导到个人。
身边的人失业,跳槽薪资打折......今年常听到的一句话是,能别换工作就先别换了。
一周前央行紧急降息,房贷利率下调15基点,这个降幅不算小,但现在看并未激起什么波澜。
关于房地产,提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这次提到允许地方“一城一策”灵活运用信贷等政策,合理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后半句咱并不陌生,合理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基本今年提及房地产就要提到。
重点是前半句“允许地方一城一策运用信贷政策。”
一城一策,最早出现是2019年,当时这个四个字是收缩性用途,为了防止房价上涨过快而提出。
3年后的今天用意已经变成“放权”,与当初的打压截然相反,现在是为了刺激而生。
并且一城一策后紧跟“运用信贷”,这个组合是第一次见。
信贷工具是楼市重要的核武器,这次指向如此明确的提及,给各地方留足了发挥空间。
自7月28日的ZY政治局会议以来,其实已有超10城优化了信贷政策;不泛有北京、苏州、无锡这样的大城市。
接下来有了高层正式背书,各地优化信贷政策的力度势必会加大;
各地政策端与国家金融端齐发力,但救市效果仍旧不太明朗。
并且这种状态在今年并未出现明显好转。更严重的是这种境况已经波及到了上下游企业。
根据CRIC数据显示,房地产上下游涉及行业或产业至少20个,这就牵扯到千万甚至上亿人的饭碗。
还有据了解去年整个建筑业企业的净利润增长率是-4.7%。
可想而知像家居、装修等相关行业受到的波及都是同等的。
房地产的构成有钢筋水泥混凝土...一个行业就会牵扯很多,所以我们常说房地产是支柱产业。
2010年至2019年,房地产占GDP比重从5.66%上升到7.03%,去年有所下降,但比值仍为6.78%。
地产经济支柱短期内很难易位,所以各方才在猛拉不能让他倒下。
现在反观此前的救市政策,其实是有点“滞后”的。俗话咋说来着,孩子死了,来奶了,这句话正适用。
所以就只能更大力的去补救,投入就要更多,这也是常理。
不过好在很多核心城市在信贷、限购等方面还有空间,现在要想救只能用力松一松了。
据传是某市属国企员工收到邮件通知,“只要具备北京购房资质,名下无房,就可以在通州买一套房”。
如果确实成真了,那这又是一个松绑升级的重大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