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大而不倒”的神话,在地产行业破灭了。这一年也成了房企暴雷年,密集暴雷的房企中,其中不乏千亿级别者,有些甚至是行业TOP级别的规模型房企。
曾经,地产行业以规模论英雄。可惜,热闹过后,一地鸡毛。就在最近,“金九银十”的市场行情未如期到来,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剧,很多房企纷纷通过各种手段降负债、挤泡沫、提效率,以期能绝处逢生、否极泰来。
为应对这些变化,而针对性的进行架构升级、组织变革,是地产公司的主流,也是房企为了活下去而采取的必要措施。
“降本增效”已不仅是房企的一句口号,除了运用降价促销、快速回款来缓解资金压力之外,行业内普遍对人力成本启动了强管控,陆续启动了缩编计划。
就在近日,云南头部房企俊发集团也被曝“大规模裁员”。消息传出,网络上瞬间炸开了锅。10月28日,俊发集团发表声明称,为应对房地产的变革,公司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针对组织及人员进行了精细化管理的调整。
换言之,这是不得已的手段,在新的市场形势下,不少大型房企都通过调整组织架构“壮士断腕”,通过围绕提升团队战斗力,进行了比较大的组织结构调整。
据了解,2020年以来,头部房企在人力资本方面持续加码,50强房企中有半数左右的房企进行了组织架构的调整。今年至今,已有10余家上市房企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其中包括奥园、祥生、荣盛、佳兆业、富力、新城、世茂、金科、正荣等。
业内专家表示,随着近几年行业竞争的加剧,房企纷纷在进行内部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调整,以期提高管理效率和人均效能。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使这一进程陡然加快。目前,房地产行业已经进入“向管理要效益”的阶段,无论是人力成本还是各项开销,各个公司都开始注重精细化管理,改革已势在必行。
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央行首次单独发布个人住房贷款数据。
对此,分析人士表示,“房地产合理融资需求正在被满足,10月个人住房贷款的改善,也显示出居民购房意愿已经出现了边际提升。”
应该说,自三道红线后的一系列360度调控后,是为了让中国房地产“软着陆”,也因此,伴随一些裸泳房企的出清,行业杠杆逐渐进入安全范围后,中国将进入后地产时代,房地产将回归一个理性、稳健、“窄幅箱体”健康前行的新阶段!
事实上,随着杠杆红利逐渐消失,房企也从过去的资金驱动、资源驱动转为管理驱动。按照郁亮的话说,随着“三道红线”到来,金融红利时代结束,行业进入管理红利时代。
在业内人士看来,管理红利时代,房企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运营、服务等能力,才能突出重围。以云南地产一哥俊发为例,目前,该公司发展处于一个相对良性的阶段,至今未触碰 “三道红线”,2021年,该公司加速销售与回款、谨慎拿地、积极偿债, 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突围之路。
在销售方面,据克而瑞昆明数据显示,在市场充满不确定的情况下,俊发集团依然稳居昆明市场销冠。
在产品和服务理念方面,最近俊发集团正在全面推行“三心”行动,以期“让客户买的放心,住的舒心,置业更有信心”。俊发仍然坚持履行“品质筑就生活”的初心,从2012年开始持续为老旧小区进行升级改造,今年截至10月底俊发已投入2800万元用于2021“心行动” 。11月初,更是率先启动“安居补贴·共同富裕住好房”计划,旗下在全国范围的26个在售项目集体联动,给予首次置业、首次改善性购房最高20万元补贴。
在人才管理方面,俊发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首创了管培生“营销序列”,积极响应“2021客户服务年”的年号,从客户视角出发,强化服务意识和构建市场思维,重点丰富管培生的成长路径和作战经验。同时,也让管培生能够接触一线,拥有前端工作经验,获得快速成长。
可以说,从土地红利到金融红利,从金融红利到管理红利,整个房地产市场越来越规范化,这也是大势所趋,是一个市场慢慢成熟的表现。对于行业,对于整个经济体,甚至对于整个社会来说都算得上大好事,未来房地产行业也将继续对中国的发展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